“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三农”工作报道,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板块,营造好全社会关注、支持“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更是各级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如何践行好“走转改”要求,把“三农”报道写出彩、写出韵味,增强“三农”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经常思考的一个课题。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三农”报道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深入一线挖掘素材
人民群众是“三农”工作的主体。写好“三农”报道,要求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笔触对准基层、对准群众,反映人民群众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拼搏奋斗和火热实践。要在吃透上级政策精神的基础上,深入村组乡湾、田间地头践行“走转改”,通过“看、听、问、想”,挖掘反映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方面的典型素材,进而根据报道主题,科学选择运用。
多看。要有“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探究精神,扑下身子,带着真情实感深入一线采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新时代展现的新变化、新面貌,对报道对象形成直观认识和深刻了解。
多听。“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要善作群众的“聆听者”,认真聆听基层干部、村民群众的心声,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顿饭”,倾听不同采访对象的呼声诉求、意见建议,掌握基层一线的真实情况,这样才能写出“带露珠、冒热气”的好作品。
多问。要“不耻下问”,以学生的姿态,谦虚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了解采访地的人文历史、产业发展,学习“三农”政策知识、农业生产知识、和美乡村建设知识等,以免闹出“韭麦不分”“骡马不分”的笑话,努力做“三农”领域的行家。
多想。想即思考。要结合采访掌握的素材,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进行思考,既“站在天安门上考虑问题”,又“蹲在田间地头想问题”, 既要有大局意识,又要富有实践视野,在深入思考中找到写作的灵感、突破的方向,把准报道的主题,体现报道的价值。尤其是要注意从基层“三农”工作者、农民群众的角度进行思考,剖析现象,提出对策,做到“帮忙不添乱”,增强新闻报道的指导性和服务性。
二、选好角度精心阐述
一篇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既要有吸引人的标题,也要有巧妙恰当的语言表达,增强吸引力和传播力。这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搭建合理的文章结构,采用恰当的叙事方式,由表及里,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讲清楚。《随州日报》2012年6月4日二版刊发了一条题为《唐县镇:面向全国的丰收直播》新闻报道,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读者称赞“报道选题视角独特、文章写作大气”“跳跃性的镜头,给人以极强的画面感和现场感”,等等。
“三夏”农业生产方面的新闻报道年年都要写,但如何能够写出特色、写出新意,考验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在面对央视及省、市级媒体“同台竞技”报道唐县镇土豆丰收这一新闻题材时,笔者跳出惯性思维,另辟蹊径,以“央视现场直播”角度切入,以“直播镜头”为主线,通过多组“镜头切换”巧妙衔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地发展马铃薯种植这一特色农业产业取得的成功,巧借“他人之口”予以赞美,于无形之中展现出了报道所要表达的主题。
文章的开头,选择以一个普通农户的视角切入,继而借助“直播镜头”将新闻现场铺展开来——5月30日,种了十多年土豆(马铃薯)的随县唐县镇鲁城河村村民李四清、易德华夫妇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他们会登上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屏幕。接着,在用一两句话对新闻背景进行简单介绍后,又多次借用“直播镜头”对新闻现场进行描述——在夫妻俩正前方,是中央电视台的摇臂摄像机、移动摄像机和卫星转播车……伴随着著名主持人海霞的解说,央视新闻频道电视直播信号切换到湖北随县唐县镇马铃薯收获现场,这两个随县农民自然、纯朴的笑容,被摄像机清晰地捕捉到,以特写的方式展现在了全球观众面前。一同被拍进画面的,还有李四清自己发明的新式土豆收获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土豆经销商们,以及通村公路上那些挂着“豫H”“桂E”等牌照的大货车。
文章通过一个个近景、中景、远景的“镜头切换”,让读者仿佛自己就在电视新闻直播现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似是在描述“央视现场直播”,实则将所要表达的新闻要素全部清晰地加以呈现。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生动立体的、热火朝天的“丰收图景”。这篇现场报道仅有800余字,但“镜头感”十足,读完之后,有一种“回甘”之美。
三、创新表达增强效果
好的新闻作品可以让读者产生共情。这需要作者在写作时增强“笔力”,避免枯燥无味、生硬说教、照搬材料,在标题制作、语言表达等方面下功夫,多用生动的、鲜活的、接地气的、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
注重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充分考虑报道对象、受众的知识结构和接受水平,特别是要学会讲故事,从群众中吸取精华、寻找灵感,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例,阐述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口口相传的事迹、易感易懂的道理,反映“三农”工作成绩。
2019年秋分时节,我国迎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笔者主导采写了一组“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报道,选取了一批“三农”工作者、“和美乡村”示范点作为报道对象。这些采访对象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过去已经反复进行过报道,再次采写同类题材,可谓“新瓶装旧酒”,如何“包装”出新意,考验记者的眼力、脑力和笔力。
在该组系列报道采写中,记者跳出常规思维,围绕报道对象的某一个“闪光点”做文章,在标题制作上精心推敲,凸显报道对象特色。如在某地采访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时,中途参观了当地打造的彩色艺术稻田项目,笔者脑海里迅速拟出了该篇报道的标题:《从“卖粮食”到“卖风景”(主题)——××绿色发展新探索(副题)》。文中巧用“卖粮食”“卖风景”等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词语,反映出当地的发展变化,读后让人过目不忘。同系列稿件还有《稻场变游园 村居变景点(主题)——××村美丽乡村建设展现新面貌(副题)》《〈静夜思〉里忆乡愁(主题)——××村能人回乡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副题)》等,标题语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易记,收获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做好“三农”报道,必须讲好“三农”故事。要让读者产生共情,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写作中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要站在群众立场,从“土得掉渣”的群众语言中吸取精华,用心揣摩其中的含义并灵活运用,让新闻作品更接地气。笔者在前期采访中,与基层干部群众广泛接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2023年笔者在采写某地发展油茶产业时,当地农业系统干部用“抱子怀胎”一词,形容油茶树呈现出特有的“花果同期”这一景象。写稿时,笔者将“抱子怀胎”这一带有“泥土味儿”的词语写了进去,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油茶的生长特性。
好文案网---为您提供公文写作方法和精品范文,专业原创,一对一定制优质文案。
goodwenan.com写作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