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循环产业的价值形成与实现机制

  调查调研     |      2020-08-21 06:58:36
调查调研

  直接回收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战略新兴产业,高度正外部性和疲软的市场竞争力,明确其边际贡献价值,建立外部效益内部化的关键行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研究其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价值链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的文献较多,但从产业角度对其价值形成与实现进行分析的文献较少。本文着眼于回收产业价值活动的微观机制和市场过程,试图构建其市场实现机制。

  一、回收产业的价值形成

  1. 回收产业的价值源泉

  回收产业的价值分析基于生态价值,即基于3R1H的四项原则进行生态经济价值补偿和价值创造。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需要投入的经济活动,而且具有巨大的利润空间。主要收入来自两个方面: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废弃物处理和减排的成本。这种好处可以在不同的级别上以不同的大小和形式表现出来。

  在企业层面,实施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新业务的价值增值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减少投入,即减少对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源投入,从而节约生产成本。这种节约可以通过产品过程设计和生产过程再造来实现。二是过程控制、资源再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这种节约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和产品服务化等新的管理方法来实现。三是在产出端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价值增值。它实际上包括减少废物排放节省的环境成本和资源再利用节省的生产成本;第四,终端管理的无害性产生的环境管理效益。这项收入通过引进污染控制技术或发展新的污染控制技术,以及新技术的专利收入,节省了环境费用。

  在企业间关系层面,通过产业联系或产业共生,可以形成价值链甚至价值网络。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上述活动的内部经济,还可以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包括系统集成的价值剩余和网络合作的价值剩余。通过产业共生形成企业间的合作与互利,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轻环境压力。产业集聚形成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节约运输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过程中的资源损失。

  2. 循环工业的价值运动过程

  循环产业的价值活动体现了价值运动与资源流动的协同作用,即在价值投资、价值补偿、价值实现的经济循环过程中,资源也经历了投入、回流、回收的物质循环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价值投入和资源配置。循环经济是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来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的生态经济系统,人们应该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从而形成循环经济的价值链过程。包括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产品试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投资、基础设施支持、生态补偿、环境友好型生产价值补偿;二是价值物化和价值倍增。在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中,劳动者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劳动技能作用于物化劳动,通过消耗体力劳动,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相关产品生产中物化劳动;三是价值产出和价值实现。在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价值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而产生和实现的。

  二、回收产业价值链运营的成本障碍分析

  决定企业在市场上自主生产和外包决策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生产成本的控制;二是及时适应。然而,市场适应性不如内部控制有效(Williamson, 2002)。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要素质量、要素结构和特征,即资产具有特殊性。因此,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的重新配置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和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治理成本和生产成本相等时,企业的总成本最小。在总成本构成中,企业对组织成本和制造成本有相对稳定的控制,而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研发成本差别较大。前者配置水平较高,不确定性较大。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回收企业比动脉型企业具有更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资产专用性。与传统的常规企业相比,回收企业生产活动需要更多的特异性的资本用于资源再生利用,包括熟练的私人资本(如回收,而不是专有技术等优化,清洁生产,专有技术、设备、设施和相应的特殊人力资本)和关系特殊资本(如特异性支持行业,行业协会,战略联盟,等等)。因此,在治理成本方面,循环企业面临更多的外部交易成本。循环产业价值链的扩散需要从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层面提高产业链的发展和外部租金耗散,从治理结构和产业规制两个方面降低交易成本。

  三、回收产业价值实现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1. 市场条件影响回收产业价值的实现

  为了顺利执行循环经济,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即循环经济指导下的技术创新,确保生产;循环经济的技术可能性的区别使用重用和基于资源物质的价格和替代品的价格元素必须足够小(邓释永信,沈Tiyan, 2007)。循环再生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实现应遵循这两个要求。

  不同的技术形式会影响回收企业的成本曲线。回收技术包括两部分:一是通用技术,二是专有技术。共性技术可以提高回收产业的整体水平,降低回收产业的平均成本,为传统线性经济产生成本和资源优势。专利技术是回收企业所特有的,它会使企业的回收成本曲线斜率更高,获得更大的垄断利润,在行业内形成竞争优势。然而,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发展并不完善,设备更新和运行的成本也较高,这使得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的补贴。

  2. 影响回收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

  (1)回收产品的主要形式。回收产品是指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产品。它通常以可再生或非初级资源为基础,并采用回收技术制造。回收产品可分为三类:首先,回收产品,产生的废物生产或消费活动可以作为资源或其他生产活动所需的原材料通过再生技术转换;第二,中间产品,所生产的回收或重用技术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生产资料或工具;第三是最终的消费品,通过回收技术制造的产品,为最终使用寿命提供服务。而可再生资源回收价格的真正体现需要三个市场的完善:一是一级资源市场,它能真正揭示一级资源的价格;二是再生资源市场。可再生资源的生产是一项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应内部化。三是流通产品市场,避免非流通产品对流通产品的“逆向淘汰”。

  (2)回收产品的定价依据及价格发现。回收产品的定价基于三个原则:第一,环保产品是有价格的。摘要根据生态价值理论,资源和环境作为稀缺商品,不仅具有非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使用价值。第二种是污染者要付出代价。根据外部性内部化理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让污染者承担污染的外部成本。三是回收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

  回收物品的价格发现。在产权明晰、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副产品的价格将得到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资源副产品没有充分实现价值转移,剩余价值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垃圾是一种错位的资源。任何产品的价值都包括经济价值和物理价值。前者由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决定,后者由其自身的资源功能决定。工业和生活垃圾虽然失去了经济价值,但其物理价值仍然存在。通过技术处理,将其物理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二是合理的价格机制,准确、真实地反映资源的价值,即资源使用者支付的价格至少不低于资源的机会成本。由于初始生产过程的资源价值没有被完全转移,这意味着资源购买的成本没有被完全抵消。当然,在会计上,这些成本可以被各种利益所掩盖。但是,就资源本身而言,没有价值循环。第三,从需求角度看,资源价格真实反映了资源的机会成本。当初级资源利用的机会成本足够高时,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就会出现。根据可替代理论,企业对可替代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会增加。

  四、回收与再生产品的市场实现机制构成

  1. 信号机制与个体交易均衡的实现

  (1)信号机制。博弈中的经济主体假设对手是理性的,参与者也认为对手是理性的。因此,只要发出一定的信号,对手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市场交易者根据特定的信息结构做出决策。进入市场初期的信息主要来自市场环境、交易对象和产品。交易者根据这些客观信息,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形成对交易对象和产品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在交易发生之前的先验。进入交易过程后,交易对象发送一个信号。通常卖方先行动,买方判断自己的类型,修改自己的信念结构,形成后置信念。

  (2)回收产品交易流程。回收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区别在于产品中所含的材料是回收材料。由于缺乏知识和认知偏见,消费者往往对回收产品持怀疑态度。回收再利用产品的销售要解决三个问题:要让消费者愿意购买;要让回收再利用产品在消费功能上完全可替换;要保证回收再利用产品的质量。因此,在销售策略方面,卖方应该给买方形成良好的印象。卖家不应该采取低价策略,而是应该结合绿色、环保、生态、节能、低碳、生活质量等概念来开展与此主题相关的营销活动。通过在包装、物流等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来降低成本,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体验价值。

  2. 群体学习机制与市场进化均衡的实现

  (1)小组学习机制。群体学习符合种群进化的特征。因为逐利避害是所有生命的本能,所以任何能以小代价获得利益的行为都会被模仿。集团内部的学习策略是选择净收益预期最大的成员作为学习对象,而预期净收益取决于模仿的收益、成本和成功概率。成功的好处越大,就越容易吸引学习者;成功学习者数量的增加也会吸引学习者。

  (2)回收产品市场的演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当很少人购买回收产品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质疑其质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用户少,产品的信息传播少,无法形成对产品的认知。第二,即使回收产品的质量因为消费者的规模不足以产生口碑效应。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由于市场规模较小,无法充分提供产品的相关服务。对于一些需要售后服务支持的产品,消费者会因为供应不足或不稳定而望而却步。只有当需求规模增大,达到市场的需求门槛时,回收产品市场才会正常运转。

  五、结论

  价值创造并不等于价值实现。回收产业创造的价值需要克服成本壁垒、资源环境价格约束和技术约束,把握产品定价原则,理顺价格显示机制。回收产品的市场实现是检验该行业能否顺利运行的最后环节,包括个体层面的贸易均衡和群体层面的进化均衡。研究表明,回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资源环境控制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市场准入和监管等政策的支持。

goodwenan.com调查调研
  •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应用的思考与探索
  • 下一篇:浅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