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原为古代哲学概念。南北朝时期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设《定势》篇,将“势”的概念引入到文章评论中,指出“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之后,“势”成为历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势”评文,大多没有严格区分文体,涉及多种公文,这对当下党政机关综合文稿写作极具启发意义:综合文稿的“势”存在多个方面,从“定势”角度来审视和研究综合文稿需要“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打通写作的认知、思维、行为等过程。
一、“势”对综合文稿写作具有根本的、潜在的指导作用
综观历代文论,“势”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有格调、标准、法度、形式、风格等多元理解,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综合文稿写作客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势”。
从综合文稿的使用主体看,既包括发文者,也包括接受者。根据党政机关的级别和隶属关系,发文者与接受者之间有上行、平行、下行三种行文关系。相应地,综合文稿写作需要考虑上势、平势、下势。如开展某项工作,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时,本项工作的领导是综合文稿的发文者,处于“上势”,讲话需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谋得准;在向上级汇报具体情况时,综合文稿的发文者是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处于“下势”,汇报需要围绕目标理清思路、展现成绩、讲清问题;在向同级介绍经验或对外宣传时,综合文稿的发文者是工作的推介者,处于“平势”,交流需要总结成效、明确观点、提炼做法、形成经验。总之,综合文稿写作时要根据发文者和接受者双方所处的“势”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即使是同样的内容,表述也应有所不同。
从综合文稿的指向看,大多指向具体工作。一项工作开展,从动员到推进再到完成,时间有长有短,但都有一个过程。因此,从工作角度看,综合文稿写作需要考虑工作所处的起势、中势、收势。工作开展伊始进行动员部署,处于“起势”,综合文稿要谈意义背景、目标任务、措施方法等,需体现思想性、鼓动性;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再推进,处于“中势”,综合文稿要总结前期、安排当下、针对问题明确措施、聚焦目标强化推进,更强调实践性、指导性;工作完成进行总结回顾时,处于“收势”,综合文稿要对照任务要求回顾全程、明确得失、启发今后,应注重总结性、启发性。指向长期工作的综合文稿,可以以年度为单位,形成起、中、收三种“势”。
从不同角度看,一篇综合文稿有多种“势”。“势”是综合文稿写作的“坐标”,“坐标”找准了,写作方向、呈现内容、表现形式才不会错。因此,“势”对综合文稿写作具有根本的、潜在的指导作用。
二、“定势”贯穿写作过程
现代心理学也有“定势”概念,指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起正向或反向推动作用。综合文稿“定势”就是写作之前由“势”贯穿写作过程的准备状态。
多点站位、因人立势。综合文稿写作属于“代人立言”“代组织立言”,写作之前必须多角度衡量主体站位。首先,政治站位要高。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讲政治是第一位的。综合文稿首先要有政治站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精神,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体现本级党委工作安排。其次,工作站位要准。每位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岗位不同,工作职责也不同,综合文稿必须符合领导所属岗位、所负职责,做到主次分清、职责分明。最后,个体站位要活。党员领导干部也是一个个鲜明的个体,每个个体的性别、年龄、性格、学识、修养等会直接反映到工作中,导致对同一件事情思考方向、工作方式、推动方法也会不同。综合文稿写作要综合考虑个体特征,才能把文稿写活。
多维构思、循理生势。找好站位、定好视角之后,就需要进一步从写作角度研究如何“定势”。首先,需以“意”立势。书法创作讲究“意在笔先”,综合文稿写作首先也要把“意”立起来。要在综合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考虑写作的主旨,即写作意图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等。把这些全都想清楚,文章之意也就明了,“意”明则文势起。其次,需以“理”引势。在以多点站位、多元视角研究审视过程中,肯定会初步形成一些观点。综合文稿写作要把这些观点作进一步提炼、优化、完善,使之与主旨相匹配,更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而自成体系、自证其说,形成文章之理,“理”足则文势壮。最后,需以“气”展势。“意”明、“理”足,能不能表现出来关键在综合文稿的“气”。综合文稿的“气”既表现为内在的逻辑、论证,也表现为外在的结构、语言,整合起来就是文章或抑或扬、或稳或急的各种风格,“气”顺则文势强。
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矛盾论》中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千差万别的。”综合文稿写作“定势”,既是分析“普遍性”的阶段,也是研究“特殊性”的过程。只有“定”好“势”,才能对写作起到正向推动作用,才能写出“高质量”“精品化”的综合文稿。
三、从“三体”把握综合文稿的“定势”
综合文稿写作“定势”,实际上就是写作之前认知、思维、行为等过程的综合。英国作家培根在其著作《习惯论》中指出:“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认知是感知、理解和处理信息,思维是加工、整合、转化信息,行为就是基于认知和思维,在写作之前出思想、明观点、列提纲的过程。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没有明确界线,共同构成“定势”。但要注意几个方面: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对写作主体的把握。党政机关作为综合文稿的使用主体,不管对上、对下或对外,就工作而言,都必须在综合文稿中表现出党政机关应有的态度、责任、情感。因此,写作时应该抛却个人的身份限制、思想界限、学识束缚,要以领导者身份思考怎么动员部署,以推动者身份思考怎么落实推进,以研究者身份思考怎么依规办事,等等。不管是哪一种身份,在收集、处理、转化信息过程中都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站位,才能对综合文稿有全面的把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写作客体的把握。党政机关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综合文稿写作所收集的相关客体材料也千头万绪。写作者不可能精通各个方面专业知识,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能把客体研究透,实事求是地写出思想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兼具的综合文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和“七种思维方式”,既是推动工作的科学思想方法,也是写作必备的科学思维方式。不管是哪方面材料,只有做到“两个坚持”,运用“七种思维方式”,进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研究,才能对综合文稿有通盘的考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对文体的把握。综合文稿不像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法。综合文稿更关注其所能发挥的宣传思想、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交流经验等实际作用。在党政机关写作实践中,许多场合的综合文稿已形成定式,形式上的文体意识已相对淡化,但仍需要较强的文体建构能力。综合文稿写作之前“定势”,既是党政机关研究和推动工作的实际要求,也是综合文稿写作的应有规律,是从主体到客体、从内容到形式、从立意到构思、从结构到语言的全面审视和把握。
总的来看,“势”作为文论概念,同样适用于综合文稿,并能反过来影响综合文稿写作,而“定势”则是综合文稿写作必经的状态,写作之前一定要“定”好“势”。“势”足,综合文稿才更有张力,才能发挥更大的思想价值和指导作用,产生实践意义,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
好文案网---为您提供公文写作方法和精品范文,专业原创,一对一定制优质文案。
goodwenan.com写作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