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在提炼主题上下功夫
主题准确鲜明,有新意,这是对所有文字材料的共同要求,调研报告也应当这样。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主题准确鲜明,就是揭示的问题对指导当前的工作、回答现实问题有针对性。
1.要摆脱别人没说过、不敢说、别人没提过、不敢提的顾虑,着眼于调查研究中了解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尝试,大胆立论,旗帜鲜明地反映、回答建设中需要解决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2.要克服旧框框、老观点的束缚,紧紧抓住被调研对象的特点,提炼主题和观点,尽力避免使用老话、套话和尽人皆知的陈旧观点。
3.要打消生怕反映情况不全的担心情绪,从占有的材料出发,突出主要方面,防止面面俱到,冲淡主题。
4.要以小见大,命题尽量小一点,内容尽量充实一点,切忌用大题目、大观点统小材料,大帽子底下扣个小身子。
5.要把反映问题和找出解决办法结合在一起来写,不仅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回答怎么办,切忌只反映问题,不拿解决办法。主题确定之后,还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整体布局,精选能体现主题的观点和素材,使文章形成一个严密的、合乎逻辑的整体。
二、要在“理”清思路上下功夫
思路不清,什么材料也写不好。“理”思路的过程,实际上是思考、研究、深化的过程。思路理得清,文章才能写得好。“理”思路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调研得来的全部材料,“理”调研报告的主题思想、结构形式、基本观点、选用的主要事例。“理”思路时,要各抒己见,各显神通,要遵循高、新、实的原则。所谓高,就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立足局部看全局,胸怀全局论局部。所谓新,就是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善于把上级的精神与调研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见解、新的观点。特别是经验性、情况性的调研报告,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更要力求新鲜。所谓实,就是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中求新,使主题和观点既新,又新得实在,新得准确,新得合理。如果脱离实际去片面地追求新,就会写出华而不实的调研报告。
三、要在综合分析上下功夫
一个调研报告能否写好,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对调研来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深刻透彻的综合分析。把调研到手的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表面的东西本质化,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谓综合分析,就是把搜集到的材料,来一个集中透视,过好筛子,把能够体现主题思想,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东西留下来,经过加工提炼,写进调研报告。
1.站在上面向下看,看方向对不对。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有关规定,衡量所调研的情况、经验和问题是否符合党、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
2.站在外面向里面看,看新不新。就是用近期报刊上发表的重要评论,用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照所调研的经验和体会,看是改革创新,还是照抄照搬,或者是半抄半创。
3.站在全局向局部看,看有没有指导性。就是站在全国的高度,看调研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观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看哪些有普遍指导意义,哪些没有普遍指导意义;哪些结论和观点在全局有用,哪些结论和观点只在局部有用。总之,只有经过深刻透彻的综合分析,才能写出有质量、有指导意义、有实用价值的调研报告。
四、要在搞好“结合”上下功夫
把综合分析的成果,深刻、鲜明、系统地反映出来,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还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写文章包括调研报告,只有讲清问题才有质量,对调研的问题讲得越清楚,报告的质量就越高。要讲清问题,就少不了虚实结合。就事论事讲不清,从理论到理论也讲不清。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讲得清楚,说得明白。
五、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调研报告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新意。反映的情况、总结的经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新,就没有多大感召力和使用价值。
第一条是敏锐性。这种敏锐性是从学习中来的。只有对党的方针政策,对上级领导的决策,对别人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学得及时,消化及时,遇到客观事物,才能够迅速辨别新旧,判断是非,作出反应,提出见解。
第二条是比较性。掌握比较的方法,就有可能抓住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结出新鲜经验,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条是创新性。事物天天在发展,历史天天在前进。各项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年年都是“老一套“,实际上年年都有新内容;就是所谓的“老一套“,也有新发现。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去发现,有没有胆识去撰写。
好文案网---为您提供公文写作方法和精品范文,专业原创,一对一定制优质文案。
goodwenan.com写作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