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辨析,并分析其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指导价值。
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是基于现实,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拥有广泛的世界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科学预测的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创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科学分析和正确的财富,对我们经济全球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方法论指导。
(1)为我们科学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世界历史的形成,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传播的普遍发展造成的。以大型机械工业及其所产生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流,使各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从而联系了全世界的生产和消费。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资本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的思想的形成,虽然世界历史的直接表现是由于世界市场的资产类别,但资产阶级是拼命打开世界市场主要是由于资本扩张的本质和无限升值的决定,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钱,因此在资本的概念,已经包含了市场的发展,“追逐黄金使一些地区被发现,形成一个新的国家”,从而,“在遥远的大陆交换,和物质转化的过程中……”并将交换的范围扩展到整个星球。因此,创造世界历史的倾向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中。
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世界历史的方法,对我们今天理解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依赖于人的意志,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过程。一个拒绝全球化的国家可能会脱离世界历史和文明的轨道。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化。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本质上要求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化进程。这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积极而现实的回应。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发言权,才能赶上发达国家。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经济全球化,因为它是由资本的运动,然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更大的挑战,因此,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条件和机会的同时,也必须警惕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为我们科学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提供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资产阶级创造的,本质上是资本无限增值和扩张的外在表现。此外,通过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结构及其内在矛盾,马克思指出,尽管资本主义社会是世界历史的起点,未来的世界历史不属于资本主义,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历史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的形成,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必须是共产主义的胜利。也就是说,全球化的发展虽然从目前的角度来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最终的趋势来看却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参与全球化的信心,积极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可能逐渐改变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使之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使经济全球化进程由西方国家推动转变为西方中心主义的融化过程。
第二,当代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的启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工具。通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们应该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观察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同时采取措施合理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把握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资本和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市场的扩大为实现比较优势提供了更多机会,要素的流入使闲置资源得以利用,直接投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速形成先进产业。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为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条件。经济全球化赋予了资本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并没有改变其垄断性和掠夺性。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空前提高,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进一步积累和深化,并延伸到全世界。不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世界上,少数发达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经济全球化将使资本主义的扩张达到其地理极限。在未来,缓解冲突、延长寿命的手段将越来越少,面临的冲突和危机将越来越多。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奠定了客观条件。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利用外国资金和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由世界市场吸收和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以加强自己的力量,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促进发展和建设向更先进的社会经济形式过渡的物质基础。
2. 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虽然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和斗争的过程。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也出现了许多“全球性问题”,如南北经济差距、东西关系、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战争与和平、文化发展、人类问题等等。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首先,全球化带来了不平衡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球化一直被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资产阶级总是利用这种支配地位,试图向世界输出自己的生产方式,安排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经济秩序,实现自己狭隘的资产阶级利益。全球化进程中的这种残酷现实,决定了全球化必然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的方面。少数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资本优势和跨国公司的实力,通过不平等交换,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取廉价资源,推销剩余产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发达国家享受全球化的“红利”,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迄今为止,全球化一直不平衡,加深了贫富、贫富之间的鸿沟。”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的结论。
其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而是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他们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帮助和推动经济和政治改革为借口,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强加于发展中国家,从而达到世界“西方化”的目的。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口是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核心,而世界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因此控制人口是发展中国家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的重要环节。通过环境立法和环境保护教育,政府也应该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提倡消费模式有利于生态稳定,鼓励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发展中国家应重视环境安全问题。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标准,限制国外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进入。加强对环境的制衡,发达国家通过国际组织间的合作,鼓励经济发达的国家停止无休止的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和挥霍无度的行为;在总结环境保护国际条约,歧视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必须坚决反对。反对一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公害出口”。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行环境外交,试图利用自身实力影响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国际会议和协议,在国际环境规则的制定中占据主动地位。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谈判力量,使各种国际环境协定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
goodwenan.com调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