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如何才能写出“新意”,教你六招搞定!

  征文稿     |      2022-01-15 01:39:43
征文稿
职场上有些文稿,特别是总结、计划、汇报,常常是看来看去感觉没什么变化,去年怎样写今年还怎样写,在这个场合这样写在另一个场合还这样写,给这个领导汇报的和给另外一个领导汇报的没什么区别,老是那么几条,老是那些内容,老是那些形式,老是那些套路,给人以布置工作年年岁岁“调”相似、岁岁年年“策”相同之感,成了缺乏新意的陈词滥调,成了毫无特色的大路货,让人读之寡然无味、听之昏昏欲睡,自然难以得到读者和听众的认同。
 
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字材料的新意。文贵在新,没有了新意,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一、缺乏新意的种种表现
 
文字材料缺乏新意,表现多样,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表现一:缺乏针对性
 
对象变了、场合变了,材料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变,没有做到“看客做菜”。有一次,在写给上级单位的汇报材料的时候,由于前几日刚写过给另外一个上级部门的,所以就在上一个材料的基础上稍微做了调整就报领导看,结果领导大发雷霆,在报给他的材料上写了两个字:糊弄!认为没有认真对待,是在应付,后来在思路、结构、内容上均做了调整才得以通过。这实际上就是不分对象、没有新意的结果。
 
表现二:缺乏变化性
 
形势、环境、情况发生了变化,工作总结、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却没有发生变化。有的文字材料,工作总结、计划和往年没什么变化,结构上还是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当前形势任务分析、新的一年的工作安排,每一部分内容上也是原来的几大块,感觉是“涛声依旧”,从中看不出新变化、新情况、新思路、新举措。
 
表现三:缺乏创新性
 
表达的手法、技巧机械、僵化,缺少变化。有的文字材料,表述上习惯于老套路、老把式。曾经有一位领导说某同志一写材料,就老是“几个着力、几个下功夫、几个坚持、几个加强”,这实际上就是缺乏创新性的表现,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让人一眼就看破、识透,知道有哪些套路,给人“黔驴技穷”的感觉。要知道,再好吃的吃久了也会腻,再好看的看久了也会觉得平淡无奇。文字材料,没有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行不通的。
 
二、缺乏新意的原因
 
写文字材料,写不出新意,有多种原因,有的是主观上的,有的是客观上的,但主要还是主观上的。
 
原因一:不懂得灵活变通
 
虽然是同样的工作,但面对不同的对象、场合,汇报的内容、重点和形式都应该有所变化。如果场合和对象变了,但所写的材料不做调整变化,那就是不懂得灵活变通。《笑林(三国魏)》有个故事讲到: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夫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故事中的“执长竿入城门者”就属于“做事死板,不会思考,不懂变通”这类人,老夫出的虽也不是什么好主意,但好歹能把杆拿进去,还能算知道变通。如果写材料不能因人、因地、因时、因事而异,无疑和故事中的这个人没什么区别。
 
原因二:不掌握情况变化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些文字材料写不出新意,根本上在于闭门造车,没做调查研究,没做深入分析,不了解实际情况,不知道事物的发展变化。虽然说有些总结计划类的工作有其固有的规律性、长期性,一段时间的变化可能不大,但变化不大不等于没变化,有些可能看起来细微的变化,恰恰蕴藏着巨大的变化,蝴蝶效应即是如此。如果写材料的人对事物的变化不敏感、不敏锐,麻木迟钝,写东西发现不了这种变化,从而错判形势,提出错误的工作思路、错误的办法和措施,就会带来错误的导向,从而产生错误的结果。好比“刻舟求剑”,水在流动、剑在随水流动、船在移动,而且地形水势可能还很复杂,但找剑的人认识不到变化,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原因三:不知道创新求变
 
创新能力是写作必备的重要能力。那种写来写去老是那几套,写不出新花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写材料的人陷入了思维固化、认识僵化、知识老化的困境,俗话讲就是啃老本、没有新东西。有的人是主观上不想,不愿意去改变,不愿意去创新;有的人是不能,虽然主管上想去改变、想去创新,但客观上能力、素质有限,想变不知道怎么变,想创新不知道怎么创新,自己也很矛盾、痛苦,甚至为了创新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新思路、新办法、新表述,这种情况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
 
三、如何写出新意
 
季羡林在《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的文章中这样评论写作:“核心是讲自己的看法、自己异于前人的新意,要发前人未发之覆。”这对文字写作同样适用。文字材料要写出新意,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在于如何去看待、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行动。
 
要领一:要量身定制
 
要坚持需求导向、目的导向,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的需要去写,根据要达到的目的去写,需要什么写什么,想听什么写什么,想反映什么写什么,想突出什么写什么,想强调什么写什么。同样是向上汇报,级别高的和级别低的不一样,同一层级的不同领导不一样。同样一件事,对下做报告、提要求不一样,座谈交流、经验介绍不一样,向上汇报又不一样。
 
比如,向上汇报本单位、本地区年度工作,如果是上级部门规定了要全面掌握情况,那就要写得全面,同时也要突出对上级部署的贯彻落实和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如果是向上级领导汇报,那就要简明扼要,把领导最关注的写清楚、写详细,无关紧要的简要提及即可,绝不可洋洋洒洒万言;对写给主要领导的,尽量全面,突出重点、亮点;对写给分管领导的,全貌性的基本情况简要提及,重点把所分管的领域好的做法、取得的成效、下一步思路写清楚。
 
通过精准化写稿来写出不同的材料,让领导看了确实不一样,确实针对性很强,确实有新东西在里面。
 
要领二:要掌握实情
 
要注重从实际中汲取源头活水,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研判新形势,形成新思路,想出新办法,提出新措施。写材料之所以难于出“新”,难于做到有的放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丰富、不对称。因此,要变情况不明为了如指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主动去调查研究,主动去搜集信息,主动去反复研判。通过调查研究,往往就会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得到新认识、新体会,找到新办法、新途径;通过搜集信息,往往就会深化认识、拓宽视野;通过反复研判,往往就会得出新判断、新启示、新思路。
 
实际上,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新东西,不是写不出新东西,而是我们根本没有在上面下功夫,如果我们真正沉下去了、潜下去了,还是能“摸到鱼”的,如果我们真正去多渠道搜集掌握信息了,还是能挖到金子的。如写企业管理,写久了好像没有什么可写的,问题、话语都是那些,但如果我们真正去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真正去向先进企业学习了,就会发现原来写的还是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是有许多原来没有需要新增加的地方,还是有许多已经过时需要变革创新的地方。
 
因此,我们在写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将这些变化融入到材料中,做到与时俱进,日日新,月月新,季季新,年年新。当然,这种新,不一定完全是另起炉灶,也可以是局部、形式的创新。
 
要领三:要开门写稿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个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在写材料时,既要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时候也要开门写稿,多听他人意见,从中获得启示。如果有写作团队,可以经常性开展集中研讨,对重点、难点问题还可以开展头脑风暴。如果条件许可,可以组织专家、相关部门进行座谈研讨,听取专业意见。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就拜同事为师,拜群众为师,多向同事请教,多向群众请教,做到问计于身边人,问计于广大百姓,这样不仅开阔了思路,而且还使工作思路、对策举措更符合实际,更接地气。
 
 
要领四:要掌握技巧
 
善于从思路转换上打开局面。俗话说:思路一变天地宽,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活法、换一种人生。写材料也是一个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从多个视角去看待问题。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便能引出不同的话题。在阐述问题的过程中,应抓住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行文思路来写。不要一起草领导讲话稿就总是先讲重要性,再讲实际情况怎么样,最后再提几点要求,而是根据领导的需要、实际的需要,该重点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把需要讲的写清楚就行。
 
善于从语言表述上寻求变化。同样的内容也可以有多种表述方法,稍微的做一下调整,就能写出不一样的材料。小标题变化很重要。人们看稿子一般先关注小标题精彩不精彩、新颖不新颖,至于下面的内容,只要与标题相符合、不张冠李戴就行。如果实在写不出新话了,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东西。书本上、文件上、报刊上精彩文字比比皆是,每次'借’一种说法,或者稍微改造一下,只要引用得恰当就行,当然,决不能不加思考的照搬照抄。
 
善于从逻辑结构上加以改变。文字材料从结构上来说也可以做变化,如,把横向平铺展开,变为纵向深入展开,把并列论述,变成逐层递进,结构上这样一变,写出来的材料就不容易雷同了。另外,可以尝试改变传统框架结构设计。文字写作常用套路始终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这种逻辑思维可谓根深蒂固。改变框架设计,就是要打破这种套路,向网络热文学习,积极适应新的阅读习惯,从结论式、答案式、方法论等结构上改革,设计符合受众需求的材料骨架。适应这种转变,方能推动文字材料写作实现突破与创新。
 
要领五:要持续提升
 
文字材料要写出新意,最终还得靠自己,必须不断学习、持续提升,这样才能跟得上变化。要不断学习新精神新政策,养成每天学习文件、每天读报看新闻的习惯,增强对政策的敏感性、掌握的及时性、领会的准确性。既为文字材料带来新鲜感,还能增强政策性。要注重向领导学习,学习其讲话风格和工作风格,从中汲取新理念新观点。领导的指示批示、临机讲话、日常摆谈,有时看似非常随意,不痛不痒,无关紧要,往往隐藏着金玉良言,充满睿智与真知灼见,其中蕴含的新思路新观点新理念稍纵即逝,对领导的一言一行都要高度重视、时刻留意,从一些看似碎片化的信息中得到收获。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拓展知识面,掌握相关理论前沿,增强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
 
要领六:要做有心人
 
文字材料要写出新意,还要求要做有心人,随时关注大事小情,做到见微知著,看在眼头,想在心头,录在本头,写在笔头。比如,看到新闻里播报别的地方、别的单位在某方面的做法、经验的时候,就可以联系本地区、本单位来思考,想想有哪些可以学习借鉴,甚至可以把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在写相关材料的时候就可以用得上。再比如,在读书看报或者浏览手机、网络上的文章的时候,遇到哲理性的语句、某方面很有特色的写作技巧方法等,把它摘抄、下载下来。
 
对所看到所听到所想到的,不仅要吸收内化、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还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把同属一类的归纳汇总在一起,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信息库、百宝箱,随时查阅、随时调用。同时,还要善于联想、转化,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观点,比如,我有一次在写关于领导干部在带团队方面所起作用的时候,就从“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这句话得到启发,提炼出“领导干部要当年轻员工成长成才的铺路石”。
 
 
清人赵翼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不否认经典的魅力,但同样也不能否认创新的重要。同样,在文字写作中,既要力求写出经典力作,也要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文字材料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
goodwenan.com征文稿
  • 上一篇:如何把文稿起草工作干出彩?
  • 下一篇:电力家书安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