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佩服的记者不是在“多大的”媒体从业,而是能将“多小的”新闻写成精品力作。因为履职基层,我始终致力做这样的记者。事实上,多少年来我采写并获奖的新闻绝大部分源于芝麻大小事,是许多人瞧不上眼或根本进不了其视野的平素题材。我一直以为,好记者不甘当搬运工,简单将事物从现实搬到媒体,也不是靠撞运气在年初争申报名额侥幸得个奖拿个证,更不是仰仗颇费周折的大制作“劳苦”求“功高”,而是一种看问题角度、思维方法和好习惯的养成,是把“小”看“大”、把“浅”看“深”、把“表”看“透”、把“繁”看“简”的业务造诣。有道“文无定法”,但也“有门有术”。就平素新闻写出精品力作,依个人实践心得,可概括为“六写到”。
一是写到党和人民“心坎上”
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能否写到党和人民心坎上,是决定新闻是否能成为精品力作的“头等大事”。党和人民的需要是新闻作品的魂。没有魂,人会变成躯壳,作品也一样。一些记者不是不懂大道理,问题是将其变成了“纯道理”,只在需要时有口无心地说说,落实不到具体实践中,硬是把本质上有柔性有个性的题材给写死,把热切以待的受众眼睁睁给拒之门外。我们发现,教条主义是根本原因,一些人就怕创新惹事,因而在采编时,依样画葫芦求“平稳”,今年抄去年、小报抄大报、小记者抄大记者成了一些人吃太平饭的“法宝”,以致新闻中大话、套话、官话及口号话、重复话、老旧话的“照本宣科”长期得不到改善,渐成痼疾。这种新闻一看就吊不起胃口,有的还让人生厌。如此新闻哪成得了精品?有人说公文式新闻天生出不了好作品,主要是写给领导看的交差文章。他们压根看不到那些有创意、精彩的会议、活动报道,也无法好好揣摩领导的内心想法。
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具有新闻眼光和相应智慧,以身边也是基层最鲜活、细微的事实充分诠释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反映广大人民群众诉求。优秀记者除了是新闻事实的发现者,还是新闻作品的创造者。要认识到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如何定位自己、定位什么样的自己包括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要融入实践,不单纯成为事实的旁观者、记录者,还要成为其影响者、参与者。事实+新闻,出的是新闻,更是经验成果和引导社会的舆论。
二是写到让人“记好”你一辈子
记者采写,不仅要抓事件性报道,写好活动性稿件,更要善于捕捉典型。会议活动新闻出精品概率小,但不等于没有。事件性新闻出精品概率同样小,因为哪里发生了大事,谁都能知道,你要不捷足先登,不拿出强人几筹的独家秘方,就很难在众多报道中胜出。而采写典型报道就不同了,如若独家发现,就有条件任由你细加琢磨去千锤百炼,雕琢佳作。
发现典型,做好典型报道可能让人记好你一辈子。诸多此类新闻的诞生对文中主人公的影响非同小可,或将改变其本人乃至家庭的命运,他怎能不记好你一辈子呢?笔者在此行业笔耕30多年,结交了多位被采访报道并已成为知己的朋友。该部分的小标题就是引用了一个被采写对象曾经对我说的原话:“你那篇文章让我记好你一辈子,如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请尽管吩咐。”还有一位企业家朋友对其他上门采访的记者说,他只看好笔者一人的文章,因为不少记者的共同点是报道无新鲜内容、有时还会“抄来抄去”惹点麻烦。能让人记好一辈子,除作品质量高,作者的人品同样重要。作品再出众,人功利势利,“交易”完了,最终也不会得到认可。
三是写到社会和时代入骨处
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是对事物如实的描摹。这不能说完全不对,但却也成了一些无为记者的“挡箭牌”。是呀,很多新闻是简单如实反映客观事实的即时消费品,如水流过后便难寻其影、难觅其踪。但我们同时应看到那些并非“简单”“如实”的报道。可用心翻一翻中国新闻奖及各省年度获奖新闻作品,在反映的事实背后,看到来源于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层剖析、对素材和题材的精准提炼以及对语言和文字的驾熟创新,等等。
不要以为我们身在一隅,采写新闻只是为完成填满版面节目等的职业任务,谈不上挤进“主流声音”登上大雅之堂。应认识到,凡事都有其表样、有演化过程、有本质内涵,如人一样。要是我们光看外表,人的脸上有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两个耳朵,大关节都差不多。但若兼看内在,就会看到他们数年数十年工作和生活中安逸和打拼的不同模样。这些也仅是从个体到个体,没有从个体去看社会和时代变迁、去看社会和时代对具体事或人留下的印记。这就要求采写者心中有根弦,将工作置于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深入思考,这样采写出来的报道会避免浮躁和表面,有其内涵和深度。
四是写到思路一变天地宽
很多记者采写有误区,跳不出源于他人或自身的种种局限,惟感就事论事最管用。这种自我“约束”,既缚住了采写空间的有效发挥,又影响到事实作为题材的利用效率,同时遮挡了作者应有的视角和视野。我们为什么在“一滴水见太阳”乏味时,不让“太阳照到一滴水”?思路变了,既能让报道由小变大、由浅入深,还可凸显“一滴水”的另番意义。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许多产业受牵连,如家纺类的外贸企业。这时有的企业快速转型开发生产出疫情之下国外市场急需的防护物资制造设备,率先走出窘境。对此,一方面我们可以就企业采取的措施进行报道以指导面上工作,另一方面则可探题“疫情当前外贸企业发展路数”的宏观报道,将之作为一例写入相应小标题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笔者在基层记者岗位多年,写出的“观察与思考”,很多直接站位全国拟题,文中事例有采访到的一手材料、有看到听到的二手材料。对一手材料,惯于一材多用,典型的“三种”方法是将其作为微观报道的主体、中宏报道的元素、新闻评论的论据。有些素材不合适独立报道,不妨另找相应题目加以利用。如有一年笔者深夜加班,回家途中巧遇地方主要领导站在街道中央打的,便停下车来打招呼,经了解是领导身有要务在办公室加班,怕妨碍司机休息,便出此“下策”。就此事实,直接公开如实报道似有不妥,笔者灵机一动,择题时评“由加夜班看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这个例子“随意”穿插文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是写到历史中或有你影子
好的新闻作品,要有现实价值,还应有历史价值。在文史资料整理中,有许多过去的新闻被直接、间接引用。稍作观察,能被写到历史中的有重磅事件,但记者发挥的余地不大;有些重要经验和重大典型,其中的经验靠总结、典型靠发现,这两条记者可有所作为。虽然经验和典型本身先得具历史意义,但高质量采写往往也有一半之功,凡事都需内因和外因和谐结合。如本地编辑“献礼百年”史书,分工题目中,有多条是笔者早年采写过的新闻,这些新闻算不上地方发展中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却反映了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时期和特定阶段。如某地农民改革开放初期到国外推销农家自产纺织产品,当地农民到大都市开店经营农副、手工产品“形成一条街”,等等。需提及的是,这种新闻的升华不应成为被动“作为”、被动“结果”,记者采写时就该树立创优创史意识。再举一例,在八项规定施行前期,笔者抓住一知名企业家快餐店待客数年如一日的“小不点”事实作文章,采写的报道如愿以偿烙上了时代印记,不仅在次年报纸好稿评选中获全省一等奖,而且隔年该企业一系列相关重大宣传案例被写进中国传媒年度报道。
六是写到自己完全满意止
对所采写的新闻作评价,多数人自己给不了高分,即使违心看高了也得不到公认,优秀新闻除了客观“好”,还得有作者的最佳表现。莫小看区区百字千字小文章,哪怕是会议、活动报道甚至是一条简讯,都反映着署名者的业务才能和综合素质。若因其“轻”其“短”,不当回事,就会导致采写者形象失分。现实中,不少记者对此时有轻视,也确有忙不过来时而间隙性马虎了事,这毫无疑问会给出笼新闻留隐患。真正的优作佳作,即使一词一标点也应十分考究、精准。现在全国全省界内评优,发现一词一字的错误就一票否决。在写作界有句话是“文章不厌百回改”,这并不是苛求我们凡文改百回,而表明修改在写新闻及其它文稿中的重要性。笔者多年来采写的所有稿件,平均修改次数都在五次以上,即使急就,也会在短时间内快读快磨快改,另外还尽可能让有较好文字功底的人帮忙修改。基本上每次修改,都有问题发现和文字润色。对一些时效性不太强的稿件建议写完搁一搁,待过后再修改,效果会更好。目前不少媒体中人对采编工作缺少严谨和敬畏之心,任务式完成,扒分味十足,这样“炮制”出来的稿件别说是精品,不出错误也很难实现。记者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文字差错不断,会给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带来负面影响,这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六写到”让平素新闻成精品力作(新闻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论 | 2021-10-10 06:19:52 写作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