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写作方法技巧

  写作方法论     |      2021-10-10 06:19:52
写作方法论

  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的供演讲使用的文稿。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能使演讲者的演讲扣人心弦、引起共鸣,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演讲稿的写作无论从立意选材、结构格式还是语言风格上都应该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在写作演讲稿时必须抓住三个“点”,即切入点、动情点和升华点,只有找准这三个点,演讲稿的内容才能做到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使听众产生心理共鸣。
       



  一、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一)了解对象,有的放矢
  演讲稿是讲给人听的,因此,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如何;了解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否则,不看对象,演讲稿写得再花功夫,说得再天花乱坠,听众也会感到索然无味,无动于衷,也就达不到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目的。
  (二)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讲稿观点不鲜明,就缺乏说服力,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
  演讲稿还要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有鼓动性。因此,它要求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三)行文变化,富有波澜
  构成演讲稿波澜的要素很多,有内容,有安排,也有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如果能掌握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恰当地选择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讲在听众心里激起波澜。换句话说,演讲稿要写得有波澜,要靠内容的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强调,有反复,有比较,有照应。
  二、演讲稿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从内部结构来说,演讲需要形成或创造现场的情绪氛围,所讲的内容应该较为集中,通常一篇演讲稿“最多只能讲两三个问题,而且这两三个问题还得很紧密地在逻辑上串连起来,以层层推演的方式,一环扣一环地展开。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但是,由于演讲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活动,因而演讲稿的结构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尤其是它的开头和结尾有特殊的要求。
  (一)开场白——抓住听众,引人入胜
  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在演讲稿的结构中处于显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瑞士作家温克勒说:“开场白有二项任务: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如字义所释, 打开场面,引入正题。”好的演讲稿,一开头就应该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开场白的技术主要有:
  (1)楔子。用几句诚恳的话同听众建立个人间的关系,获得听众的好感和信任;
  (2)衔接。直接地反映出一种形势,或是将要论及的问题,常用某一件小事,一个比喻,个人经历,轶事传闻,出人意外的提问,将主要演讲内容衔接起来;
  (3)激发。可以提出一些激发听众思维的问题,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演讲中来;
  (4)触题。一开始就告诉听众自己将要讲些什么。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和国家领导人的演讲都是这样的。
  演讲稿的开头有多种方法,通常用的主要有:
  1.开门见山,提示主题。这种开头是一开讲,就进入正题,直接提示演讲的中心。例如宋庆龄《在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仪式上的.讲话》的开头:“我为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感到荣幸。”运用这种方法,必须先明晰地把握演讲的中心,把要向听众提示的论点摆出来,使听众一听就知道讲的中心是什么,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
  3.提出问题,引起关注。这种方法是根据听众的特点和演讲的内容,提出一些激发听众思考的问题,以引起听众的注意。例如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1854年7月4日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市举行的国庆大会上发表的《谴责奴隶制的演说》,一开讲就能引发听众的积极思考,把人们带到一个愤怒而深沉的情境中去:“公民们,请恕我问一问,今天为什么邀我在这儿发言?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独立宣言》中阐明的政治自由和生来平等的原则难道也普降到我们的头上?因而要我来向国家的祭坛奉献上我们卑微的贡品,承认我们得到并为你们的独立带给我们的恩典而表达虔诚的谢意么?”
  (二)主体——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这是演讲稿的主要部分。在行文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层次、节奏和衔接等几个问题。
  (1)层次
  层次是演讲稿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体现着演讲者思路展开的步骤,也反映了演讲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怎样才能使演讲稿结构的层次清晰明了呢?根据听众以听觉把握层次的特点,显示演讲稿结构层次的基本方法就是演讲者在演讲中反复设问,并根据设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能在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此外,演讲稿用过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语词来区别层次,也是使层次清晰的有效方法。
  (2)节奏
  节奏,是指演讲内容在结构安排上表现出的张弛起伏。演讲稿结构的节奏,主要是通过演讲内容的变换来实现的。演讲内容的变换,是在一个主题思想所统领的内容中,适当地插入幽默、诗文、轶事等内容,以便听众的注意力既保持高度集中而又不因为高度集中而产生兴奋性抑制。优秀的演说家几乎没有一个不长于使用这 种方法。演讲稿结构的节奏既要鲜明,又要适度。平铺直叙,呆板沉滞,固然会使听众紧张疲劳,而内容变换过于频繁,也会造成听众注意力涣散。所以,插入的内容应该为实现演讲意图服务,而节奏的频率也应该根据听众的心理特征来确定。
  (3)衔接
  衔接是指把演讲中的各个内容层次联结起来,使之具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由于演讲的节奏需要适时地变换演讲内容,因而也就容易使演讲稿的结构显得零散。衔接是对结构松紧、疏密的一种弥补,它使各个内容层次的变换更为巧妙和自然,使演讲稿富于整体感,有助于演讲主题的深入人心。演讲稿结构衔接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同两段内容、两个层次有联系的过渡段或过渡句。
  (三)结束语——简洁有力,余音绕梁。
  结束语是演讲内容的自然收束。言简意赅、余音绕梁的结尾能够使听众精神振奋,并促使听众不断地思考和回味;而松散疲沓、枯燥无味的结尾则只能使听众感到厌倦,并随着事过境迁而被遗忘。怎样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到高潮时果断收束,未尽时嘎然而止。”演讲稿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或对演讲全文要点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或以号召性、 鼓动性的话收束,或以诗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话结尾。但一般原则是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找准切入点
  演讲是向听众宣传某种观点或阐述某种道理,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枯燥乏味的讲述,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说教,那么,无论演讲者所讲的道理多么正确,都难以深入听众的内心世界,缺乏演讲应有的说服力、鼓动性和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在构思演讲稿时,确立了鲜明正确的主题后,还应考虑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主题。这个“切入点”找得好,就能为演讲主题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驱动和调控听众的心理,使之更容易接纳演讲者的观点,也可以使演讲者所讲的道理更鲜明集中,避免了漫无边际、让听众不得要领的弊端。具体来说,找准切入点有这样几种方法:
  (一)名言、诗句、典故切入,创造浓厚氛围
  名人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演讲中选择与主题有关系的名言为切入点,可以为演讲主题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以具有优美深邃意境的诗句为切入点,可以创设出一种诗情画意;而典故则能唤起听众的类比联想,使演讲内容更具有象征性,例如:景克宁的演讲《“人啊,认识你自己!”》就用了名言式开头:
  恩格斯曾经说过:“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个人和每个时代提出了问题,谁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谁就幸福;谁不能回答或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谁就落入司芬克斯的魔爪,他所找到的,不是美貌的未婚妻,而是一只凶暴的牝狮。”那么,人类呢?人和人类社会有什么难题呢?
  这篇演讲稿的开头就是借用恩格斯的名言从哲学的高度切入,同时又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故事的深层意义,提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这一具有历史和时代意义的深刻主题。当然,这种切入可以或名言或诗句或典故,切入适宜,都能收到“一语惊人”的效果。
  (二)悬念切入,调动听众情绪
  设置悬念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调动听众的情绪。在演讲中以与主题相关的悬念切入,通过恰当的烘托渲染,使听众急欲了解谜底,然后再破悬念,顺势引入主题,使演讲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任士奎的演讲《让爱永驻人间》是这样切入的: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能使你在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中看见希望的绿洲;它能使你在千年不化的冰山雪岭中领略温暖的春意;它能使你在雾海苍茫的人生旅途中拨正偏离的航向;它能使你在荒凉凄冷的孤寂心里收获快乐的果实……它是无形的,却有着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无声的,却鸣着神奇如春雷一般的回响!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这么伟大?这么神奇?我要说,它就是——爱,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对自己同胞的真诚的爱心!
  在这里,演讲者就较好地运用了悬念切入的方式,诱人着迷,引人深思。
  (三)故事切入,引发听众联想
  以讲故事作为演讲的切入点,使听众由此产生类比联想,阐述的道理就会更集中鲜明,也使演讲显得更富文化底蕴。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就使用了这种故事切入的方法: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在这里,听众自然就把卡萨尔斯的话同主题新闻界“做文与做人”联系起来,也就有兴趣去听作者是怎样阐述二者关系的,收到了较好的现场效果。
  (四)反向切入,启发求异思维
  正面切入演讲主题是顺理成章,而反向切入则是出奇制胜。反向切入就是脱离听众所熟知的视角和普遍共有的想法,出人意料地独树一帜,与听众的心理定势构成反差,让听众的思维和经验的惯性受到“挫折”,启发听众的求异思维,调动听众的积极性,使演讲内容渐入佳境,例如张枢龙的'演讲《我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是这样切入主题的:
  有人推崇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女性;有人推崇生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还有人推崇不但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而且生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可是,我却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
  发人所未发、反向切入、耐人寻味、启人深思,体现了演讲者对新时代妇女问题的真知灼见。
  演讲稿写作的切入点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演讲者不蹈袭前人,而是独辟蹊径地进行构思立意,创造性地进行探索,是不难找到最佳切入点的。
  二、选好动情点
  演讲是离不开事迹的,找准切入点也就是找准听众对故事的听取视角,而讲述故事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从演讲的实践活动看,演讲者只有针对听众的情感倾向,选好“动情点”,并运用有效的言语进行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表达,才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一旦受到客观事物的触发,就会产生某种相应的情感活动。这种能够促使人的情感心理产生强烈情感活动的信息刺激点,就是“动情点”。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体现、人们心理体验普遍性的情感状态等,当受到客观事物触发的时候,都会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意愿。
 【演讲稿的总体特征】
  1、内容上的现实性
  演讲稿是为了说明一定的观点和态度的。这个观点和态度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它讨论的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并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它的观点要来自身边的生活或学习,材料也是如此。它得是真实可信,是为了解决身边的问题而提出和讨论的。
  2、情感上的说服性
  演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产生认可或同情。演讲稿作为这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讲话稿,一定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多着名的政治家都是很好的演讲者,他们往往借肋于自己出色的演讲,为自己的政治斗争铺路。
  3、特定情景性
  演讲稿是为演讲服务的,不同的演讲有不同的目的、情绪,有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听众,这些构成演讲的情景,演讲稿的写作要与这些特定情景相适应。
  4、口语化
  演讲稿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因此,演讲稿要“上口”、“入耳”,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另一方面,演讲稿要把较为正规严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易听易明的口语,以便演讲。同时,演讲稿的语言应适应演讲人的讲话习惯,同演讲者的自然讲话节奏一致。
  【演讲稿标准格式范文】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范文(简短版)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五千年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每当站在国旗下,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充满自豪,充满神圣的庄严感和使命感。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我为自己生长在红旗下感到喜悦。
  缅怀漫漫岁月,凝聚屡屡遐想。翻开历史厚厚的书页,我发现,昔日的祖国也曾不堪回首。当时,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思想僵化。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的土地时,当无数人民被封杀时,当中华民族签出不平等条约时,中国脱出了世界,世界也甩落了中国。太多太多的苦难和屈辱,太多太多的艰辛和无奈,大山一样压迫着中华民族的脊梁。终于,中国人民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于是,中华民族崛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用无数革命者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中国”,这一让中国人民为之骄傲的名字诞生时,亿万人民欢呼雀跃!“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东方雄狮”咆哮着,前进着,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辉煌的前景向我们走来!如今,走向世界的中国,脚步迈得更加坚定、更加铿锵、更加豪迈!民族复兴,指日可待;中华腾飞,势不可挡!
  中华儿女,流金岁月,沧桑巨变。历史给我们以启迪: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未来给我们以召唤: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胸怀宽广,博采众长,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祖国永驻我心,我心属于祖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goodwenan.com写作方法论
  • 上一篇: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 如何写一份优质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写材料必备最新排比句200例